2011年,是“十二五”规划的开局之年,也是我区粮食工作任务较为繁重的一年。我局在区委、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,认真贯彻落实十七届四中、五中、六中全会精神,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,以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,出色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,努力实现了我区粮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。
一、主要工作成效显著
至11月底,全面完成区级储备粮6800吨(稻谷,下同)、省级储备粮9559吨、区级储备食用植物油85吨的储备任务;全年区级储备粮轮换计划3000吨,实际轮换3000吨;全区31座储粮仓库均实现“一符四无”粮仓,食用植物油库建设工作有序开展,工程已于11月份进行招投标;实现粮食购销总量18881吨,其中:收购总量10105吨,销售总量8776吨,(稻谷15599吨,大米3282吨)。
二、出色完成我区粮食安全政府负责制各项工作
(一)强化管理,储备粮管理工作成绩显著
1、严格按制度规范管理,落实各级储备粮油任务。做好粮食储备工作是购销市场化后应对粮食供应风险和突发性事件、加强宏观调控的主要手段。我区区级储备稻谷任务6800吨、大米储备100吨,食用植物油85吨,代承储省级储备粮9559吨、中央储备粮5000多吨、市级储备粮2005吨。为确保储粮安全,我局严格执行国家《粮油仓储管理办法》,坚持“预防为主,综合防治”的保粮方针,通过落实责任,强化监督、细化管理,全面完成了各级储备粮收储和轮换任务,没有发生储备粮管理违法、违规行为,百分百完成区政府下达的粮食储备任务和考核指标。储备粮管理工作实现了“一符、三专、四落实”(“一符”:帐实相符;“三专”:专人管理、专仓储存、专帐记载;“四落实”:数量落实、质量落实、品种落实、地点落实),储备粮数量真实、质量良好、宜存率达100%,“一符四无”粮仓达100%。
2、率先提前完成2011年储备粮轮换任务。今年全国早造稻谷生产灾害频繁,早旱后涝现象突出,相当部分粮产区受灾严重,早稻生产受到较大影响,夏粮入库工作面临粮源紧缺、粮价飙升的严峻形势。局班子认真分析粮食轮换工作面临的形势,制定应对措施,率业务骨干提前进入粮产区了解早稻生产的情况,寻找粮源,及早与粮食供应商签订粮食供销合同;粮食轮换期间,粮食部门人、财、物全面向储备企业倾斜,各储备库、站全力以赴,局领导深入出库、入库、收购一线组织协调,多次前往粮产区现场办公,解决出入库中遇到的搬运、运输、资金、收购价格等问题;全区粮食系统的干部职工日以继夜,任劳任怨,牺牲节假日的休息时间,做好出入库工作,确保了出库顺利、入库迅速、质量优良。在全市内率先提前完成了今年的储备粮轮换任务。
3、认真做好新粮油库建设规划。为进一步完善我区粮食安全保障体系,提高我区国有粮食企业市场竞争能力,全面促进我区粮食产业的健康、持续、协调发展。我局于今年初对新粮油库规划进行了可行性论证,4月份向区人民政府和市规划建设等部门提交报告,提出重新选址、征地方案,新建我区储备15万吨的粮库,规划建成功能健全、科技含量高的现代化新型粮油储备库。市用地规划领导小组已原则同意用地规划200亩,现进入仓库用地选址阶段。为高质量做好储备油工作,我局拟建占地1200多平方的新油库,现已完成工程招投标工作,即将进入施工阶段。
4、大力改善仓储条件。良好的仓房是保管好粮食的主要条件。我区储粮仓库除中心粮库外,大部分仓库始建于六、七十年代,个别仓库存在上漏下潮现象,对安全储粮存在不稳定因素。为此,我局把仓储基础设施列入安全生产的重点来抓,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工作责任制,建立《储粮仓库安全检查制度》,要求各基层单位发现问题及时上报,同时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对存在安全隐患的储粮仓库进行维修,全年共投入仓储设施维修和整治资金15万元,有效改善了仓储条件,为安全储粮打下了良好的基础。
5、认真细致开展粮食库存普查工作。今年3、4月和9、10月分别开展了粮食普查和粮食库存检查工作。共检查储粮库点5个,粮油门店3间,检查库存粮食15782吨。粮食检查工作严格按照“有仓必到、有粮必查、有账必核、查必彻底”的原则,进行了细致全面的核查,均实现了账账相符、账实相符、储粮安全。
(二)抓好粮食流通管理工作,进一步健全粮食安全保障体系,保障粮食市场稳定
1、做好粮食收购资格许可行政审批电子一网式监察系统建设工作。根据《粮食流通管理条例》和上级部门要求,完善粮食收购资格许可行政审批电子一网式监察系统建设。
2、积极开展社会粮食供需平衡调查。通过分析我区粮食库存情况和2010年度计划执行情况,编制了2011年度辖区内粮油总量平衡计划;在全区范围内四个镇街34户农户进行了农户粮情固定调查,为今年制定本地粮食收购计划提供依据;同时把辖区内从事粮食收购、销售、储存、加工的粮食经营者以及饲料、工业用粮重点企业纳入社会粮食流通统计对象,加强社会粮食流通的统计工作。
3、加强粮食市场价格信息监测。逐步建立和健全了粮食市场价格信息监测网络,实行了价格信息定期监测报告制度;并在全区建立了5个市场粮油价格信息监测网点,通过网络定期向省有关部门报送实时市场粮油价格信息。
4、认真贯彻《广东省粮食安全保障条例》,完善制度,健全粮食安全保障体系。今年,我局继续抓好《广东省粮食安全保障条例》的宣传和学习培训工作,使干部职工粮食安全意识得到进一步加强和提高。
(三) 严格执行军粮供应政策,全面提高军粮供应管理和服务水平
一是认真落实军粮供应政策。为驻地部队提供优质的后勤服务,确保军供粮油粮源稳定、渠道畅通、质量保证、供应及时。我区的军粮供应管理工作得到上级的好评。二是全面提高服务水平。利用春节、八一建军节、中秋节等节日,采取上门慰问、召开座谈会等形式,及时收集部队官兵对军供工作的意见及建议,加强沟通。供应品种多样化,满足部队用粮的需要,实行送货上门等服务。
(四)积极应对挑战,指导粮食企业开创粮食购销工作新局面
1、抓好粮情调查研究。组织业务骨干深入调查了解我区粮食种植面积、品种和品质,分析研究本地粮食供求特点和需求情况,与湖南、江西、湖北等省外储粮单位、本地粮食经营企业密切联系,互通信息,及时准确掌握粮食市场价格趋势,为拟定准确的粮食收购指导价格提供了信息保证。
2、立足本地,价格优先,抢占先机,掌握主动权。在立足本地收购保证旺销的稻谷品种,在佛冈、清新、阳山、英德等周边县市建立稳定的合作收购客户,在双赢的情况下联合互动收购。抢抓最好的粮食收购时机,增加本地稻谷收购数量。
3、指导国有粮食企业采取灵活多变形式开展粮食收购工作。在开展粮食收购工作中,严格按照“购得进、销得出”原则,切实以保护种粮农民利益出发,做到不限收、不拒收、不压级压价收购。通过采取随到随收、委托收购、合同收购、设点收购等灵活多变收购方式做好收购工作;采取各储备站分销等形式,做好出库销售工作,出色完成储备粮轮换任务。
4、积极协调落实收购资金及各项补贴。做到认真研究政策,主动协调收购资金,早测算、早计划、早申报、早准备,及时解决收购过程中出现的资金缺口问题,使各级储备收购轮换和新增区级储备粮油资金得以顺利落实。争取区财政与市农发行的支持,确保储备粮补贴和粮食生产建设专项贷款利息补贴及时足额到位,为粮食业务的正常开展提供有力的保障。
(五)以“放心粮油工程”为载体,加大机团销售的工作力度,提高经营效益
粮油食品安全是党和政府始终强调的民生问题。我局始终把“放心粮油”这项民生工程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。为不断提高市场占有率和覆盖率,多次组织企业管理人员到广州、佛山南海区、禅城区等珠三角发达地区调研取经,借鉴其先进经验,以“放心粮油”为宗旨,稳固旧顾客,开拓新客源,以优质的服务增强了家和粮油连锁店在社会上的知名度,经营范围延伸至清新、横荷、飞水、东城、银盏等。机团、食肆业务得到了进一步拓展,经营效益逐年提高,“放心粮油”逐步得到广大市民的认可,营业额和效益超过了去年的水平。
(六)积极参与平价商店的建设工作。今年,我局在抓好放心粮油的宣传和推广工作的同时,积极组织家和粮油西门塘总店、下濠基店参与平价商店的建设。
(七)提高粮食队伍战斗力
一是抓领导班子建设。通过加强政治和业务学习,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,不断增强领导班子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。通过召开领导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,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,不断改进不足。坚持民主集中制,勤交流、多沟通,相互支持,相互信任,团结一致,带动全体干部职工上下一心做好各项工作;二是抓全系统队伍素质建设。把提高党员队伍整体素质与加强粮食队伍能力建设结合起来,把增强干部队伍思想素质与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水平结合起来,进一步坚定信念、改进作风、推进工作;三是抓党风廉政建设。认真执行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的若干准则及廉洁自律的规定,严格财务审批制度,规范企业的粮食经营运作,加强财务的监督和内审,预防违规违纪情况的发生;四是关心干部职工生活,提高企业效益,增加员工收入;五是抓离退休干部的管理。密切关注离退休人员的身体生活等情况,为离退休人员落实工资福利待遇,做好重大节日的慰问工作,多次组织参加市区举办的老干活动。
三、圆满完成各项中心工作
一是继续做好“规划到户,责任到人”和社区结对共建工作。全体干部职工积极参加了结对帮扶活动,帮扶的5户贫困户已实现脱贫。并大力支持东城青云社区党建工作。二是积极开展创先争优活动。各党支部带动全体党员广泛开展争创示范活动,围绕推动粮食工作科学发展,形成了比业务、比效率、比贡献的浓厚氛围。三是严格执行国家保密法规定。按照有关规定,认真落实保密工作机登记备案、日常管理等工作。四是认真抓好党务公开工作。按照区有关规定,新增党务公开宣传专栏,现已成为区的示范点之一,使党务工作在阳光下运行。五是较好完成粮食业务的新闻宣传工作。至9月,积极向区政府、区新闻信息中心报送信息8份,采用的有《清城区粮食总公司家和粮油三间农贸平价商店正式挂牌》、《精心部署安全生产工作 努力确保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》等。六是认真开展纪律教育学习活动。组织参观了区廉政教育基地、警示教育基地和廉洁文化园区,坚持示范教育和警示教育相结合,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学习廉政先进典型,观看一系列《清正为民写忠诚》、《忏悔》等电教片。同时,认真开展廉政风险防范管理工作。
一年来,我局按照区委、区政府的工作部署顺利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,取得了较好的成绩,但距离上级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,主要表现在:一是仓储基础设施建设仍较落后;二是粮食收购工作有待提高,粮源有待拓展;三是企业干部职工生活待遇有待提高;四是企业经营模式有待进一步探索。
2012年是“十二五”规划的关键之年,我局将继续按区委区政府提出的总体目标和部署,按照区“两会”提出的总体要求和奋斗目标,以确保我区粮食安全为中心任务,把粮食工作推上更新的台阶。
2012年粮食工作思路:把思想统一到中央对“十二五”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和部署上来,认真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,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,以粮食安全政府负责制为首任,积极应对国内外粮食市场形势新变化,提高粮食流通监管能力,维护我区粮食市场稳定。根据区委六次党代会的精神,以追赶比拼珠三角为目标,迎头赶上,努力使我区粮食工作与区同步发展。
主要目标:
(一)高质完成上级下达我区的粮油储备任务。其中:省级储备粮(稻谷)9559吨,区级储备粮(稻谷)6800吨,大米100吨,区级储备食用植物油85吨。
(二)建设现代储备基地,构筑粮食安全防线。选址在飞来峡征地200亩,配套建设粮油储备、物流、粮食应急加工厂等功能,争取在“十二五”期间新建仓容15万吨并配套机械库、综合楼、电子衡器、晒场、粮情电脑监控、机械通风、环流熏蒸等现代储粮技术设施的现代粮库。尽早实现划出规划红线,启动建设前期工作的目标。
(三)切实做好储备粮油的轮换工作。2012年计划轮换稻谷8947吨,其中:区储稻谷3800吨,轮换05年计划批次省储稻谷5147吨。另切实做好100吨大米的轮换工作。85吨区级食用植物油采用动态轮换的方式做好轮换工作。
(四)努力实现粮食储存安全年。计划列入鉴定的储粮仓库“一符四无”率达100,库存的粮食宜存率达100%。
主要措施:
(一)及早谋划,切实做好粮食购销工作,完成各级储备任务。在粮食收购方面认真做好粮食市场的调查研究、分析预测工作,掌握市场对各种粮食品种需求及价格情况,为确定合理的粮食收购价格提供决策依据。在销售方面及时收集粮食市场信息,了解周边地区以及外省产粮区的粮食购销价格,加强与省储备粮管理总公司的联系,了解省储轮换的相关情况,密切注意国家最低收购价临时存储粮食竞价销售情况,为制定销售策略、确定销售价格提供依据,并建立客户合作档案,不断拓展服务内容,提升服务质量,以优质的服务赢取顾客。
(二)继续做好新粮油库建设。加快推进新食用植物油库建设和完善相关设施,主要是调试安装180吨植物油储存和小包装生产设施、完善化验设施、配备技术人员。全面完成上级下达的食用植物油储备任务。
(三)着力提高“四大能力”。一是提高监测分析能力,要密切关注市场动态,做好市场粮情采集,确保监测数据准确有效。加强沟通交流,确保分析预测具有前瞻性。二是提高调控能力。强化储备粮管理,不断创新储备粮管理方式,积极探索在产区建立生产基地的新模式,进一步增强市场调控能力。三是提高应急保障能力,进一步完善粮食应急上下联动反应力、处置力,组织我区各相关职能部门开展粮食应急演练。四是提高发展能力,加强党和人才队伍的建设力度,促进粮食经济做强做大。
(四)加强粮食应急情况的监督检查。按照我区粮食应急预案的有关规定,检查应急粮源的组织、加工网点、运输条件、供应网点以及应急设施的建设和维护等有关要求的落实情况,做好应急演练工作,切实提高我区粮食安全应急保障能力。
(五)抓好粮食安全储藏的基础工作,确保粮食安全。首先抓好仓库的维修、保养工作,对不符合储粮条件的粮仓进行维修改造;其次是抓好入库粮质。坚持做好质量检验工作,对于质量较差的粮食必须经过整理合格后才入库,并做好粮食储存期间的品质检验工作。
(六)认真做好粮食流通监督检查工作。贯彻执行《粮食流通管理条例》和《广东省粮食流通统计制度》,完成2012年度粮油总量平衡计划,加强社会粮食流通统计工作。积极开展粮食收购资格定期核查和粮食收购、粮食经营台帐和执行粮食流通统计制度情况的检查,进一步规范和维护粮食收购市场秩序;配合有关部门开展成品粮油市场检查,督促企业加强自律和承担社会责任。
(七)进一步加强军粮供应管理工作。认真贯彻落实《军粮供应管理暂行办法》,牢固树立“以兵为本”的服务宗旨,严格执行国家军粮供应指令计划和等级标准,按时、按质、按量、按品种保障部队的粮食供应。并认真听取部队对军供工作的意见和建议,为驻军部门后勤保障提供优质的服务。
(八)继续巩固“家和粮油”及“放心粮油”品牌,拓宽渠道提高效益。合理分布连锁门店,扩大“家和粮油”的市场占有率;同时加大粮油产品品质的监督检查力度,防止霉坏变质、不合格产品、过期产品流入市场,让“放心粮油”品牌深入人心。
(九)加强队伍建设,提高管理水平。首先抓好制度的落实。层层实行目标责任制,建立明责、履责、问责的责任制度体系,强化责任追究,用制度推动管理水平提高。其次是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,扎扎实实开展安全生产、安全防火、防汛、安全保卫等安全隐患的排查治理工作,确保全年安全生产无事故。三是抓好全系统干部职工的学习培训。结合粮食行业特点的需要,加强干部职工教育培训,在全系统营造干事创业、创先争优的良好氛围,推动粮食经济科学发展。